青海机构编制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编制管理
青海省海东市加大编制统筹力度缓解供需矛盾
时间:2019-08-05              

 

  青海省海东市编办原原本本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工作思路,在编制总量相对不足和严控严管成为常态的形势下,积极立足自身实际解决问题,“管住”的基础上探索“管活用好”的有效方法,通过加大统筹调配力度打破层级间地区间壁垒,使编制在总量内实现合理流动。 

  一是部门间调。强化精细管理,着重在严标准、求精细、讲实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现有编制资源效益。进一步加强了机构编制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综合协调约束机制,坚持以编制实名制管理、编制使用审核、财政统发工资联审等制度为抓手,形成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三定”工作,采取党政机关“以编定岗”、事业单位“依事设岗”、机关工勤岗位“退一减一”的方式,在总量内重新核定市直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打破“部门所有”壁垒,倒逼部门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减少综合部门充实业务科室,同时加强对编内人员规范管理,纠正各类“占编不在岗”和“在岗难任事”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率。 

  二是县域间调。巩固全市控编减编成效,充分发挥编制“周转池”作用,为教育、卫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提供有力的编制保障。统筹使用全市教育编制资源,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情况重新核定各县区教师编制总量,实现县区间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服务公立医院改革需求,统筹医疗卫生编制资源重点打造医联体骨干医院,实现医技人员在市县乡三级间合理流动。试点探索生态环保体制改革,统筹配置市县环保工作力量。推动工业园区发展,优化海东工业园与5个县级园区的管理体制,下沉工作力量,充分激发“一区多园”的子园区发展活力 

  三是市区间调。本着“资源共享、市区共建”的原则,合理有序调整市与市辖区间的事权关系,整合乐都、平安两区的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广播电视、房产管理和不动产登记、公共图书阅览等资源,加强市级服务能力,进而提升了面向全市的公益服务水平。 


联系地址:青海省西宁市  邮政编码:810000
青海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98号 | 青ICP20000189号
Copyright © 2013-2013 www.qhb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