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要求,遵循“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工作方针,通过“提高工作站位、统筹使用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实名管理,严格政策执行”“五指”工作法,切实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科学有效配置,推进机构编制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站位。以该市机构改革“回头看”专项行动为契机,结合“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及时跟踪开展机构编制调研评估,深入到该市重点项目牵头单位与关键配合部门,采集相关单位机构信息、编制信息和实有人员信息,了解单位实际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单位实有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等构成要素,综合近几年人员变动规律,形成调研报告,协助全市制定建立短、中、长期引才用人规划。
二是推进编制资源统筹使用。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推进各类编制资源统筹使用。从职能弱化的事业单位横向调剂出空编,以满足职能强化单位的编制需求。对职能弱化或消失的事业机构及时调整、撤并,对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或职责相近、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
三是建立机构编制联动机制。建立机构编制审批与整改联动机制,动态更新《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清单》,将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审查列入机构编制审批的前置条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审批与问题整改情况的联动机制。对存在规定时间内超核定数用编且未完成清理规范,下属事业单位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等情况的单位暂停其办理机构编制事项。
四是加强机构编制实名管理。按照“快、准、全、严、勤、合”工作要求,在全市机构改革人员完成转隶后,第一时间通过实名制系统进行调整更新,开展实名制数据比对,提高数据质量。同时,将编外用工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探索编内人员和编外用工统筹考虑、分类管理的全新模式。
五是严格机构编制政策执行。贯彻落实《浙江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将机构编制管理上涉及的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中层职数配备情况纳入市委巡察内容。同时,与市审计局联合编印了《镇(街道)领导干部履职风险防范清单》,内含机构编制管理风险领域;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新任领导干部“三责”告知书》,在党政“一把手”新上任或转任前,将涉及用编方面的相关责任进行全面告知,进一步增强贯彻机构编制政策执行的自觉性。